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干掉UKey:通付盾的极客梦

时间:2018-05-09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特别讨厌中国的网银,通付盾的mission(使命)就是把这些东西去掉。”苏州通付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汪德嘉说着,从双肩包中拿出一个黑色小盒子,里面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特别讨厌中国的网银,通付盾的mission(使命)就是把这些东西去掉。”苏州通付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汪德嘉说着,从双肩包中拿出一个黑色小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8个UKey。

汪正在做的事情之一,是通过对手机的“软加固”,让用户可以用手机取代UKey、毫无安全隐患的直接支付。“手机就是一个独立的硬件,识别这个硬件,将每个人的网络‘身份证’存在里面,加上动码拍摄技术,之后即可进行去键盘认证、安全支付。这样我们就可以替代网银了。”他说。

到2011年,这位威斯康辛大学数学博士已经在硅谷工作和生活了11年。其间,他曾先后就职于多家科技创业企业,这些企业最后均被包括Oracle、Visa、IBM等在内的科技巨头收购。

“之前工作的创业公司最后都是被并购的命运,我希望做一个不会卖掉的(公司)。”见证了多家创业公司的快速发展,汪德嘉的创业冲动也再次涌出。

2008年的一天,刚刚看完歌剧《图兰朵》的汪德嘉沉浸在兴奋之中,迅速注册了“Tulando“的域名,在工作之余创办经营一家名为“图兰朵”的技术公司。图兰朵的产品是图兰朵网上交易安全实时管理系统,功能包括:风险控制计划,客户行为预测,作弊和黑客监视跟踪预警,智能分析及行动建议等。

定位为项目咨询公司的图兰朵订单不断。其中,一个来自中国企业阿里巴巴的项目让汪德嘉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四项专利,单枪匹马回到中国创业。

2011年年底,通付盾正式成立。两年半之后,这家创业公司已经将产品应用到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移动电商在内的多个典型客户的服务中,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即将开始。

护航移动支付

2014年3月,苏州独墅湖图书馆的一个学术报告厅内,通付盾定期举办的行业沙龙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此前两天,央行紧急叫停二维码支付,而央视随后展开对二维码支付安全的讨论。

当次沙龙的主题“二维码安全”是很早就定下来的,但因时间意外地赶在央行的通知和央视的报道之后,而备受关注。包括互联网三大巨头、网络安全服务商、金融机构在内的近百人参加了活动。用汪德嘉的话说,“该来的人都来了。”

二维码安全,是汪德嘉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

据汪介绍,通付盾的技术研究成果已经被商业化的包括动码技术、设备指纹技术,应用领域包括移动应用加固、时空码和反欺诈。

“静态二维码特别不安全,藏病毒还是比较初级的,最重要的是身份信息容易被拷贝和伪造。静态的信息被破解之后,用户的身份会被拷贝,黑客可以通过修改金额等方式让账户内的资金看似合理合法的丢失。”汪德嘉如此介绍二维码不安全的原因所在。

为了避免二维码信息的拷贝和篡改,通付盾研发了“动码技术”。即二维码本身处于变化状态,以保证仅能用于一次和即时的支付行为。在应用于二维码的同时,通付盾的该项技术还可用于条形码、数字码等领域。

在研发动态支付的同时,通付盾的另一项技术“设备指纹”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了虚拟空间的“身份证”。

汪德嘉在美国参与了多家数据分析公司的早期创业,其工作内容之一是反欺诈数据分析,在其看来,解决移动支付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解决用户身份认证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付盾建立了一个由用户所持终端的硬件属性、该终端所承载的软件属性和用户行为属性三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的“网籍库”——即网络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库。各个纬度亦有各自的影响因素,硬件方面的机器码、屏幕、cpu,软件方面的操作系统、搭载程序,用户行为方面的操作语言、使用偏好等等。所有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了网络空间中可以自我更新的“生命个体”,通付盾则为这些网络生命体赋予独立的身份认证,并根据其自有算法进行侦测,以确定是否为用户支付行为,亦或被黑客劫持后的异常举动。

极客只谈技术

“我们做的案例是百万级别收入的项目。但是这次咱们只谈技术,不谈挣钱的事儿。”汪德嘉说。

通付盾在成立之初参与了苏州“千人计划”创投中心组织的千人计划创业大赛。通过该比赛以及前后与活动主办方的交流和引荐,通付盾接触了上百家投资机构。但在2012年10月完成2150万元的融资后,通付盾迟迟没有启动新一轮融资。

“很多机构确实很关心我们,但说实话,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启动B轮(融资)。现在现金流比较好,我们也要琢磨一下未来的方向,和什么样的机构合作。”汪德嘉对于融资并未有太多考虑,而是将几乎所有精力放在了一个叫做“米件”的概念上。

与熟知的硬件、软件概念相比,汪德嘉概念中的米件是介于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一种属性。“米”,从物理属性上而言,生米为“硬”,熟米为“软”,从字形上亦有四通八达、多维度的含义。

汪对米件的概念如痴如狂,甚至已经注册了“米件”(Riceware)的商标。

在汪德嘉看来,移动互联时代已经随着乔布斯的逝世进入衰退期,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则拉开了机器互联的大幕。“穿戴设备的出现将人的功能加强了,互联网相当于你的神经,让你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接下来10年到20年时间,将是机器互联的时代。”

2014年,通付盾进入创业的第三个年头。

在这之前,通付盾团队用两年时间打技术基础,一年时间打磨产品和案例。如今,通付盾的核心业务是“盾”,围绕三方面进行:移动应用安全;动态多维码和反欺诈。其应用范围包括物流、智慧城市和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通付盾目前70人的团队中,加上汪德嘉,市场团队却仅有5个人。通付盾为何如此忽略市场和销售?“自己建立一个,不如与市场很强、有行业地位的公司合作。我们就专注于我们的专长。”汪德嘉仍不打算迅速扩充市场团队,对未来的产品销售,也坚持选择合作的方式。

尽管汪德嘉认为基于独有规则、模型和关系图谱分析的通付盾技术技术壁垒很高,但也并未避讳“如果单看设备指纹这一块,巨头的人才储备很强,和我们的差距也只有3-6个月。”为此,汪德嘉试图用专利等方式保护自己。

在接受采访的同一天,汪德嘉再次走进国家产权局,与相关部门协调,希望加快通付盾的专利审批进程。到这一天,刚刚回国创业两年半的汪德嘉已经向国家产权局提供了共计17项专利申请,而按照汪德嘉的介绍,这仅仅是通付盾团队研究成果的1/3。

“远离喧闹是非之地,让我在这一块天堂似的地方可以好好创业。”汪德嘉钟爱的,就是在他的天地里,诠释他的极客梦。(编辑林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