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娱乐 >

向大师致敬

时间:2018-10-03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为了系统总结高元钧光辉灿烂的艺术生涯,深切缅怀他对曲艺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教育和启迪当代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继承好传承好山东快书这门艺术,更好

  为了系统总结高元钧光辉灿烂的艺术生涯,深切缅怀他对曲艺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教育和启迪当代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继承好传承好山东快书这门艺术,更好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主办的纪念高元钧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办。该系列活动分为上午的座谈会及晚上在八一剧场举行的《向大师致敬》主题演出。

云图片

民间艺术的一面旗帜

——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纪念高元钧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高元钧是我国著名山东快书艺术家,郭沫若曾盛赞他是“民间艺术的一面旗帜” 。9月8日,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举办纪念高元钧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李前光、姜昆、吴文科、朱光斗、孙立生、王连成、高洪胜等从不同角度缅怀了高元钧的高尚德行,赞誉了他的艺术成就。座谈会由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主持。当晚,纪念高元钧诞辰100周年演出《向大师致敬》在北京八一剧场举行。

一代曲艺大师是怎样练成的

  回顾高元钧77年的人生历程,他见证了新旧两个社会的更替,从走码头跑江湖的民间艺人历练为令人敬仰的一代曲艺大师,“山东快书”由他命名,他为自己挚爱的这门艺术贡献了毕生心血,使之发扬光大,唱响大江南北。他的艺术风格、从艺品格、做派修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始终保持植根生活、说唱百姓的深厚情怀。曲艺界向来讲究“不隔语,不隔音,才能不隔心。 ”高元钧总会随身携带鸳鸯板,遇有喜欢山东快书的观众,不论地点,不问身份,有求必应,打板就唱。他给前线战士唱过,给炊事员唱过,给病人医生唱过,给理发师唱过,给候车旅客唱过,在朝鲜战场、在福建前线、在天山脚下、在林海雪原、在厂矿工地、在乡野田间、在南疆海岛、在哨所边关,到处都烙下了他的足迹。

  二是始终保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非凡魄力。在曲艺界,高元钧堪称改革创新的闯将,他说过,“要想行内站得稳,脱胎换骨心要狠” 。曾经被称为“唱武老二”的山东快书,不乏夹杂着一些“荤口” ,影响着这门艺术的广泛传播。高元钧毫不犹豫地剔除掉传统快书中所有糟粕,用健康的又充满趣味的内容加以替代,赋予传统快书以新的生命。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巨大的时代变迁,高元钧又以编新演新、说新唱新为突破口,编创了《刘巧儿团圆》 《抓俘虏》 《长空激战》等经典作品,带动了山东快书编演新书蔚然成风。

  三是始终保持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传世匠心。曲艺界有句艺谚,叫做“吐字不清,如钝刀杀人;一字不清,观众发懵;一字不到,观众发燥” 。高元钧也常讲这句话,而且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在创作《一车高粱米》的时候,他与志愿军英雄司机交朋友,一遍遍打磨,一遍遍锤炼,成功塑造了“大老郭”这个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为了演好角色,高元钧向京韵大鼓大师刘宝全,京剧大师盖叫天、梅兰芳等学习表情、眼神、动作和声音。就连被誉为“活武松”的盖叫天在观看他表演《武松打店》时,也情不自禁地连声叫好。

  四是始终保持注重教育、善于总结的宽广眼界。高元钧不仅是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优秀的曲艺教育家。他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培养了200多位有影响、有成就的山东快书艺术家,建起了一支山东快书人才大军。高元钧深谙曲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他与人合作编著《表演山东快书的经验》 《山东快书艺术浅论》 《快书快板研究》等,填补了山东快书理论上的空白。高元钧高度重视曲艺教育和曲艺研究,树立了“上台能表演、下台能创作、张口有理论、身后有学生”的典范,展现了宽阔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

(姜昆 中国曲协主席)

高元钧对山东快书的现实启迪

  在纪念高元钧诞辰100周年之际,回眸他所走过的历史足印,思考他所作出的艺术贡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关注。

  一是艺术的传承,首先在于培养并推出杰出的传人。不可想象,如果没有高元钧,山东快书会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及相对高超的发展水平;没有高元钧及其依托部队文艺系统的大力推广和培育新人,山东快书会有当初人才辈出的队伍格局和流布全国的发展气象。呼唤并培养许许多多高元钧式的艺术新人,因而是使山东快书艺术不断繁荣的根本保证。

  二是艺术的提高,主要通过艺术实践者素养的提升。高元钧从一个曾经讨饭谋生的流浪艺人,成长为具有大师品格的杰出艺术家,除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与优越的社会环境,他本人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刻苦修行,才是更为本质的内在动能。

  三是艺术的创新,必须立足对自身优秀传统的全面深刻继承。高元钧之所以能在不断推出新的优秀节目等创新方面获得成功,根本的原因,是他对于自身的艺术传统,有着全面系统的把握和深刻精到的继承。面对一个时期以来曲艺界许多打着“改革”旗号的“改行”行为、怀着“创新”初衷的“创伤”实践和标榜“革新”行动的“革命”效果,借纪念高元钧百年诞辰之机,予以对照检查,校准实践指针,实在很有必要。

(吴文科 中国曲协副主席)

云图片

为兵服务的曲坛楷模

  1951年3月,元钧大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身临战火燃烧的抗美援朝最前线。敌军依仗空中优势狂轰滥炸,来自天津的慰问团团员、相声名家常宝堃和琴师程树棠光荣牺牲。同行在身边浴血倒下,元钧大师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主动提出要求参军。经过血与火、名与利的考验,在慰问团团长廖承志的推荐和副团长、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的支持下,元钧大师如愿穿上军装,编入总政直属的技艺团曲艺队,实现了从山东快书一代宗师到人民军队文艺战士的转身。

  新中国成立后头几年,山东快书领军新中国曲艺,《一车高粱米》 《抓俘虏》 《三只鸡》等反映军事生活的曲目最为火爆。这些个段子一一经过元钧大师精益求精的编创打磨和出神入化的舞台呈现,唱响前方后方,风靡广大城乡,成为具有经典资质的说唱艺术精品。

  元钧大师在他大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与我军结缘尤深。他出身贫苦,与来自老百姓的人民军队血脉相通。他亲历战火,深知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色和英雄血性。他把鼓舞军心振奋士气、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创作演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成是履行文艺战士职能和共产党员责任,乃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所在。最可贵的是,他坚守此道,终生不渝,为我们做出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学习榜样。

  (朱亚楠 原解放军出版社社长)

(朱光斗 中国曲协顾问)

云图片

继承好山东快书是最大的孝顺

  父亲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他的风趣幽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他一有时间就和我们在一起。

  他时常给我们讲述他悲惨的童年和他在旧社会作艺的艰辛;为我们讲述他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激动心情;为我们讲述他赴朝慰问见到志愿军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为我们讲述他赈灾慰问感受到灾区军民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精神。

  在艺术上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做示范,在生活上他更是体贴入微,学生到家里学习总是管吃管住。我们每每回忆起和他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都感到无比的幸福。我是高元钧的儿子,又是山东快书的传承者,继承好山东快书是对父亲的最大的孝顺。

(高洪胜 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委会主任)

云图片

山东快书的继承与发展

  我9岁开始跟是师父学习山东快书,也拿了一些奖,说起来也算是幸运的。前不久,我参加了央视七套举办的全军谁是战士的评选,有幸拿到了年终冠军,历时8个月的7场比赛中,我唱了5场快书,其实导演更希望我上去说相声或演小品,和我竞技的是歌曲舞蹈小品杂技会很吃亏的。当然我很感谢他,但我还是坚持了我的想法。我想所有的快书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

  7场比赛我只唱了5段快书,因为题材的限制,作品真的很少,而作品是任何一种艺术的血液。我也想呼吁广大快书人动起来,有了好作品做积淀,快书前方才会是一片春色。有人说现在快书是一个平淡时期,但那不正是快书人异军突起的好时机吗?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新一代的快书人一定会担当起繁荣快书的责任,坚守住快书的阵地。

(魏鹏 武警文工团曲艺演员)

云图片

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董耀鹏等作协、曲协领导以及田连元、赵连甲等文艺界、曲艺界代表和高元钧众徒、家属代表出席座谈会。

    在当晚的演出中,唐爱国、蔡小华、魏鹏等老中青少名家新秀先后登台,通过评弹、京剧、山东快书等多种艺术形式重现了高元钧的传奇经历,演员们演出了《一车高粱米》《金妈妈看家》《武松打虎》等高元钧经典代表作,以怀念和致敬大师。

云图片

云图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