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必须选考物理或历史,新高考的5大难题该这样解决?

时间:2018-07-17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全文 7054 字 ,预计阅读 10 分钟 日前,一读EDU推出了“高招专题”,第一篇文章关注的是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招生的影响,而在第二篇文章,我们又聚焦今年的最时髦高招本科专业“人

全文7054,预计阅读10分钟

日前,一读EDU推出了“高招专题”,第一篇文章关注的是录取批次改革对高校招生的影响,而在第二篇文章,我们又聚焦今年的最时髦高招本科专业“人工智能”。

今天,我们将关注一篇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是由第一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领衔的首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课题组完成的。

全文较长,分为4个部分,如果您是高校人士,不妨重点阅读第1、2部分,如果您是高中教师、管理者,我们特别建议您一定要阅读第3部分,而如果您是有关专家或其他对新高考改革感兴趣的读者,也欢迎您通读全文

(来源:中研网)

01

新高考改革5大目标

就1个未有效实现

新高考改革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既定目标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

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5个目标,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表明:

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5个目标中,前4个目标(通过选考制度增加学生选择权,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及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都得到了较好实现。

但第5个目标,即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并未得到较好实现

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

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

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

上海等级性考试规定(来源:芥末堆)

02

对完善新高考改革的建议

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

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新高考遇到了5个方面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学生必须选考物理或历史

等级性考试“6选3”虽然在制度设计上较大程度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也在实践中较好达成了增强选择性的改革目标,但同时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避免不同学科引起的分值差异,上海和浙江两地均在计分时按照考试群体进行等级划分,转换为相应的等级分,再最终计入高考成绩。

每门选考科目按百分比计等级,前1%计A+,前2%计A,依比分为若干等级,在高考录取时再折合为分数,每个等级相差3分,A+计入高考的分数为100分。

在以高考总分录取的制度下,由于物理获得高分的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从而导致一些爱好物理、数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不敢选择物理,造成物理选考人数逐年下降

更应引起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已经向高二、高一年级传递,选考、选学物理的比例可能进一步下降。在调研中,有多所高中学校的教师、校长就反映,其所在学校的高二、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又有下降。

浙江物理选考人数占比有所下降(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浙江、上海分别出台了“保障机制”,对物理学科设定一个保障人数(浙江是6.5万,上海是1.5万),如果出现物理报考人数低于保障人数,就根据保障人数进行换算,从高段开始。

这可以起到保底的作用,避免物理学科报考人数持续减少,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报考物理吃亏”的问题

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1门报考

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这样,第一,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第二,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第三,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03

如何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新高考政策?

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推开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特别是在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合理安排课程组织走班教学确定考试时间和节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提高高中教学资源建设水平

1、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

目前对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还是1993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远远不能满足新高考改革对教师的需求。

新高考制度下,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物理和化学教师富裕。

调研中,校长反映,新高考改革对教师数量、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教师的需要增加20%左

除了对地理、生物老师的需求和教师总量的需求增加之外,为了顺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以下几类教师在当前高中学校中缺口很大:

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跨学科创新实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

关于上述几种类型的教师配置,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职教师,有的学校只有1-2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0%-200%

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对排课、调课、乃至打印复印资料的要求都比以往大幅增加,一般高中学校需要的教辅管理人员也从原来的3位增加到5-6位。

为解决因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潮汐现象,应:

一方面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

另一方面,也可以区域为单位如一个学区、一个集团、或是一个区域教育局等,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统一排摸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做好支持和保障,进行区域内统筹,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潮汐现象,保障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2、教室改扩建30%左右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需要增加教室的数量,更新相关的设施设备,重建学科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

这包括两部分:

一是增加普通教室

二是重建创新实验室

3、办学经费需增加20-30%

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随着实施选课走班,教师编制增加、设施设备更新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增加,对学校办学经费的需求也在增加。

数据

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表明,上海市高中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2014年是30819.14元,2015年是35632.31元,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15.62%。

就高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而言,2014年,上海市公共财政支出是9380.18元,2015年是10183.46元,较上年增长8.56%。

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如下3方面的支出

一是教师编制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

二是学生走班后各项日常费用支出增加

三是新购置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等

与此同时,多数上海高中校长认为,所增加的经费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与管理的需要

为迎接新高考,济南部分高中将开系统性生涯规划课(来源:生活日报)

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

高考改革的一大目标是缓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由于功利动机,学校“抢跑”问题也随之产生。

这表现为: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抢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在等级考选考前,停课集中复习“会战”

压缩不考试科目,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挤压选修课程课时

高中学校的这些功利行为严重影响着正常的课程安排,影响着学生学科学习的持续发展,影响着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为了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结上海的经验和校长们的建议如下:

01

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02

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

03

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

04

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

05

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与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相匹配的是,当前上海乃至全国其他省份在选考或等级考科目中都没有“信息技术”这一学科。

众所周知,在当前高利害的高考招生制度下,没有列入等级考科目的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会大打折扣。但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高科技人才。

对此,课题组深感忧虑,希望将信息技术列为选考或等级考科目,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浙江省“7选3”的模式,也可探索其他模式。

学生在上机操作(来源:搜狐教育)

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

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在于将选考权交给学生。“选考”新政倒逼高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而实施走班教学。

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走”。

从试点高中的走班制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方面等一系列的“链式反应”。新高考所要求的走班制,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是巨大的。

为了更好适应与服务新高考改革,规范有序与高效精准地服务高中教学,结合高中走班教学变革实践中上海、浙江取得的经验,课题组从高中教学管理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共同体,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明晰教学班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

3、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同时制订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排课与选课系统。制订学生选课与走班手册或指南。增加专业化的教辅人员,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

4、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申请方开发了学生学业发展与规划培养数据平台,能够帮助院校及学生进行排课选课,生成师生个人课表。(来源:https://saas.applysquare.com/)

把等级考安排到高三,减少考试次数

如何考影响着如何教和如何学,考试的时间、次数安排等都对高中课程开设、教学管理等有着重要影响。

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汇总调研意见和对上海、浙江下一步调整考试时间与方法的计划,建议如下:

1、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开考

2、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1次,英语考试也可以暂时安排1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

3、把等级考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把所有等级考科目都放在6月一起考试,成绩一起出。

浙江高考选考现场图(来源:浙江在线)

本文原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微信公众号,原题为《分享 | 成果概览: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一读EDU对原文进行编辑、调整,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章仅做观点分享之用,不代表一读EDU观点。

本期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一读EDU编辑部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一读EDU微信公众号(微信ID:yidu_edu)查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